Boris Vian

幽默是绝望的礼貌

《小王子》读后感 will


看完了《小王子》

引起共鸣,有了猜测,去知乎查背景。

没怎么查到我想要的背景,倒是看到有人说玫瑰其实指的是法国,那么娇弱却那么傲娇,要求着爱国者但她自身并没有那么好,那个人又提到他们原本都认为玫瑰指每个男孩童年都爱过的那个女孩。突然就觉得这样的分析很是无聊。还有关于“小孩看小王子会认为他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大人才去推理他有没有死”这样“跟着”小王子一起“鄙视”大人的言论。所以我决定就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我是我的世界的上帝,我是存在,我是意义。顺便卸载了知乎。Je ne sais pas.

当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一本书——其实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没想着去理解(除了读福克纳、乔伊斯的作品),我们自然地被激发起这样那样的情感,我们自然地这样处理这个文本,这时候就像我们用着助步器在行走,或者在网络游戏里遇到真爱,书本不过提供给我们一个场景,一个机遇,但是是我们自己真正去感受:书只是一个环境,我们听到的话语还是要自己理解。

所以我看《小王子》,二刷的时候,我没刻意去想玫瑰象征什么,我把它当作一个朋友,无论什么都可以是一个朋友,所以它的身份没有那么重要。我注意到小王子的性格并不像我们的儿童文学里那样完美或者标准(标准的调皮/善良),而是有一个成熟的人才会注意到的缺点,因为我们必须曾经为此悲伤,为此后悔,然后才会注意到这个特点。小王子嫌弃他的玫瑰,因为他还是个孩子,他理所应当地不喜欢一个傲娇的伙伴,因为他不知道爱的容忍,他像一个小孩子那样感到不满意,任性地离开他的伙伴,他不知道事物的短暂和美好需要珍惜,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切都是过多的:过多的时间过多的玩乐过多的可能:那么多未来!哪怕当他知道了她的短暂,哪怕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聊,他也有小王子的高贵,他像那些可爱的英雄一样不肯认错(返回),这就是史诗中被称为命运的东西。

这样的小王子非常容易理解,他是纯洁的,成人的无聊他能感觉到,他不算友好,他有小孩子的率真,但这率真不完全有童趣在里面,他是理性的。

然而我不觉得这本书是为了教育什么,因为它过于悲伤,(我甚至认为飞行员的才是我们该当作主角去代入的人物),这样悲伤的故事只能是写给自己的,像是一种忏悔,或者美好一点,像是追忆,像是祭奠。

飞行员和小王子,哪一个更加悲伤?

我想着Alexis,如果我们不把小王子的特殊性放大,而仅把他当作一个美好的玩伴,真正好的朋友,那这个故事也足够悲伤了。小王子不是必须要死,如果是那些整天吐槽编剧智商的人看了《小王子》,多半会问:飞行员为什么不劝劝小王子呢?他不是已经有了自己这个朋友了吗?为什么不向前看?飞行员为什么不告诉小王子,你走了我会悲伤?虽然狐狸说了但好像并没有用…是的,你可以说“这是童话。”就好像童话里的死亡也有一层浪漫色彩。可是我感觉这是什么必然的事情,就好像读法国作家Malzieu的《如今你的世界永远是黑夜》时,我不懂为什么在我感觉最悲的时候男主突然说他不再悲伤了,他会好好活着。一些情节(童话和史诗有相近之处),重要的不是合情合理,而是它的力量,是它想表达的真正有意义的内涵/情感。美好事物的消失,好朋友的别离或许不是必然,但是它们对我们影响之深只要一次就足够。那一次的痛会永远刻在我们心里,这样写出来,这样阅读它,爆发的悲伤像是一种发泄,在我们的脸上会挂着唯一温暖的但又是悲凉的的笑。

或许我之所以感受到这件事形式本身的悲伤(而不是喜欢的角色死了的悲伤),只是因为Alexis给我的回忆:我知道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却再也无法相见的悲伤——他还活着,这就更让人感到无力。一开始我去知乎搜索,也正是想去搜索这方面的背景。

为了避免成人世界的空洞,我不想再去说小王子之于飞行员与玫瑰之于小王子的共性与对比,这是分析了,在直观感觉的世界里它潜伏着,我们肯定有所感悟,但当我们试图去抓住它,得到的已经是另一个感悟。

谢谢阅读。

评论(7)

热度(41)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